催眠疗法与督导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3748 更新时间:2016/1/7 21:45:19 热
催眠疗法与督导
长久以来,人们都知道催眠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能够带来真正的、可测量的变化。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以经知道催眠会对大脑产生一种治疗性的影响。
大脑的精细结构和功能能够被经验改变-------丰富的经验能够使轴突和树突形成更多的分支------特化的经验能够改变大脑的发育-------对一项技能进行强化练习能够丰富大脑对于这项技能相关的感觉和运动信息的表现。(詹姆斯~卡菜特,《生物心理学》第132页)。
催眠疗法是用催眠的方法使患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可以将患者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人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催眠类似睡眠的恍惚状态。催眠术就是心理医生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向患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进入一种特殊境界的技术。
通过催眠后的患者,认知判断能力降低,防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这时,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状态下明显,患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凭心理医生的暗示或指令转换,而对周围事物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的秘密和隐私。简言之,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呈现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这样,心理医生对患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象、年龄倒退、临摹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1.催眠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先向患者说明催眠的性质和要求,把治疗的目的和步骤讲清楚,以取得患者的同意和充分合作。
再测试患者的受暗示性程度。这两点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后者,是决定催眠疗法疗效好坏的关键。受暗示程度低或不受暗示者,一般不宜进行催眠治疗。测试受暗示性高低的方法很多,现介绍4种:
一是测嗅觉。用事先备好的3个装有清水的试管,请患者分辨哪个装的是清水,哪个装的是淡醋,哪个装的是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辨别出后两种中的一种得1分,辨别出后两种的得2分。
二是测平衡功能。让患者面墙而立,双目轻闭,平静呼吸两分钟后,心理医生用低沉语调缓慢地说:“你是否开始感到有些前后(或左右)摇晃,你要集中注意力,尽力体验我的感觉,是否有点前后(或左右)摇晃。”停顿30秒,重复问3次后,要求患者回答或观察患者,如未感到摇晃者得0分,轻微摇晃者得1分,明显摇晃者得2分。
三是测记忆力。令患者看一幅彩色画,画面画的是一个房间内有一扇窗户,蓝色的窗帘和两把椅子。30秒后拿走彩色画。问:“房间里有3把还是4把椅子?”“窗帘是什么颜色,浅绿色还是淡紫色?”“房间有两扇还是3扇窗户?”若回答与问话一致,则具暗示性,每一问得1分;若回答与画面一致则得0分。此项测试的得分为0~3分。
四是测视觉分辨率。在白纸上画两个直径均为4厘米、间距为8厘米的大圆圈,圆圈中分别写12与14两个数字。要求患者回答哪个圆圈大。若回答一样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大者得1分。通过四项测查,患者可得0—8分,分数愈高表示患者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催眠的方式、方法
催眠的方式分为集体催眠、个别催眠和自我催眠三种。
集体催眠就是让病情相似、年龄相近的几个或10多人一起进行催眠,其优点是既可同时治疗多人,又可消除患者的孤单感和恐惧心理,还可通过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与患者间的相互暗示、模仿以形成最佳的催眠气氛,增加患者对催眠效果的信服。
个别催眠是心理医生面对单个患者进行的催眠。自我催眠是指在催眠师的指导下,由患者对自己进行的催眠。患者在接受暗示性测验后即可进行催眠。
催眠一般在安静、昏暗的房间内进行,心理医生最好有助手在场,尤其是对异性催眠时。患者舒适地坐下或躺下,安静、放松数分钟,然后进行催眠。实践证明,90%以上的人能进入程度不等的催眠状态,30%左右的人可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催眠的具体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种:
(1)凝视法。是让被催眠者聚精会神地凝视近前方的某一物体(一光点或一根棒等),数分钟后,心理医生便用单调的暗示性语言开始进行暗示。“你的眼睛开始疲倦了……你已睁不开眼了,闭上眼吧……你的手、腿也开始放松了……全身都已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如患者暗示性高,就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如患者的眼睛未闭合,应重新暗示,并把凝视物靠近患者的眼睛以加强暗示,使两眼皮变得沉重。
(2)听觉刺激。催眠时,让患者闭目放松,注意倾听节拍器的单调声或水滴声,几分钟后,再给予类似于上述的言语暗示,同时还可以加上数数,如: “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头脑模糊了……三、你越来越困倦了……四、……五……”
(3)皮肤感觉刺激。心理医生首先在患者面前把手洗净、擦干和烤热,然后叮嘱患者闭目放松,用手略微接触患者皮肤表面,从额部、两颊到双手,按同一方向反复地、缓慢地、均匀地慢慢移动,同时配以与上述类似的言语暗示。有时也可不用言语暗示,仅用诱导按摩。这种按摩还以采取不接触到患者皮肤的方法,只是靠双手的移动而引起温热空气波动,给皮肤温热感而达到诱导性催眠按摩的目的。
(4)药物催眠。某些患者如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2.5%的硫喷妥钠或5%~10%的阿米妥钠0.5克,稀释后,进行静脉缓慢注射,在患者进入半睡眠状态时,再导人催眠状态。
催眠状态的表现有强弱、深浅之分。浅度催眠状态的患者感到浑身倦怠、肌肉松弛、呼吸深缓、无力睁眼,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情有回忆能力。中度催眠状态的患者感到睡意甚浓、四肢僵直,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只保留部分记忆。深度催眠状态下的患者除对心理医生的说话有反应外,已基本没有知觉,甚至对针刺刀割也无痛觉,可施行外科手术。一般来说,浅度催眠状态时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最好。这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其回忆已遗忘的过去的经历,宣泄其内在的创伤体验;可以询问其病史、生活和工作的挫折等,为治疗收集资料,可以暗示其做一些动作或讲话,如通过讲话来纠正缄默症;也可以告诉患者某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例如,对一长期失眠的神经衰弱患者催眠时,心理医生对其进行暗示:“你很容易接受催眠,说明你大脑功能良好!催眠已使你轻松、愉快,焦虑紧张状态已经消失,失眠已经治好,你不会再失眠了!以后你每晚9时一定会很快睡熟……直至次晨6时才醒,醒后你会感到精力充沛……你的病已好了。”
治疗结束后,心理医生可以及时唤醒患者:“好了,治疗结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睡醒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催眠治疗的疗程一般是1~5次,间日或三日一次,三次后每周一次,最多不超过10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疗后还要加紧个别心理治疗,以消除病因。
催眠治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一般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在出于研究和治疗的需要时,在患者自愿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