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心理督导师培训中心,心理督导师专业培训基地
17710723743
  •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督导师培训中心 > 分类知识 > 关于心理督导 > 正文

    心理督导师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和区别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9002   更新时间:2016/1/7 21:26:18           

    摘要:心理督导师;心理督导的作用;心理督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系统完善教育和实践指导体系。心理咨询师与督导师的关系和区别。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队伍的现状和心理督导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理督导师的作用与功能;心理督导师培训和资质认证

    引论

    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水准和品质不断发达,我国人们对自身的心

    理健康需求也随之产生和迫切。愈来愈多的人员成为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心理专业工作者。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服务工作。为保障这个领域的的专业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稳定发展,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将具备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这些方面就需要通过专业的督导来实现和保障。心理督导说到底是一种自成一体的干预过程,大多数心理健康专业工作者到了资深阶段或最后都会从事督导工作。像我国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鉴定工作快速发展一样,心理督导师职业的也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格鉴定和和队伍的相应发展。

    心理督导是心理咨询师获得职业资格的前提之一,也是咨询师不断自我完善、保持的专业能力的必要条件。这已经是国际上发达国家领域成熟经验和行业惯例,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包含了专业督导的要求。要想成为独立从事心理健康专业工作的合格咨询师,除了具备教育背景和统一鉴定考试要求以外,还将要经过接受有督导师资格的专家督导的工作或培训经历,并有一定的时间量要求(1-2年)。一般认为专业督导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对申请执照者进行筛选,防止不合格要求者进入本行呀;第二,帮助申请者掌握基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包括基本理论、技能和职业伦理道德等,并保证申请者服务的对象合法权益;第三,为专业人员提供持续提高和发展的机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从2001年开始起步,目前已经有了心理咨询师的准入要求,但对督导师的资质认定尚无明确的权威的标准和机构,缺乏督导的规范与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操作体系。对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督导还没有形成制度性要求,没有建立完善的督导体系。有的仅仅是一些个别专业人员的自己的经验分享交流或个性化的督导。就我国的现有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抽样现状来看,心理督导的经验交流、伦理学研究和督导理论或实施非常少。据调查报告(陈红等,2009),42%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人员的督导,71.5%的专业人员目前没有心理督导,只有1.7%的专业机构总是为专业人员聘请专家督导,而46.6%的机构从来没有聘请过督导。健全的督导制度是心理咨询行业服务质量的一种保证。为提高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素质,建立心理咨询行业的行为规范,尽快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有资质认证的督导师队伍,按照国际惯例和法律要求建立我国自己的、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的督导体系势在必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