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要穴的取穴方法与主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4891 更新时间:2016/1/7 16:04:10 热
手太阴肺经:
列缺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4.其它:遗精,牙痛,高血压。
尺泽: 【标准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胸膜炎;
2.运动系统疾病:肘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前臂痉挛;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肩胛神经痛等,精神病,小儿抽搐;
4.其它:膀胱括约肌麻痹(小便失禁)。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取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服歪斜.感冒发热等症。孕妇慎用
手三里:取法】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2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
2.消化系统疾病;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
3.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口腔炎;
4.其它: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
5.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曲池: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热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疼痛。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证。
足阳明胃经
1.承泣: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
[说明] 足阳明经、阳蹻、任脉交会穴..
.四白: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头痛眩晕.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头痛眩晕.
颊车:
[定位] 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 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天枢:
[定位] 脐旁开2寸.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癥瘕.
足三里: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瘦.
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阴陵泉:【取法】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
主治病症】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萎;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血海:
【取法】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是穴。
手少阴心经:
神门:定位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手太阳小肠经:
天宗、:【取法】正坐或俯伏位,1.在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 当上、中1/3交点处。2.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 与臑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 肩背软组织损伤, 乳腺炎等。